核心期刊發表周期長,提前一兩年準備才是萬全之策!
說到核心期刊發表,有人總結出來有三大特征,這三大特征是:發表難、發表貴、發表慢!那么說到這三點呢,都屬于客觀因素,前兩點客觀因素還是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就“發表慢”這點,相對來說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來改變的!
為什么核心期刊發表慢,有多慢呢?
第一,審稿慢
核心期刊正常審稿都要經過一審、二審、三審、四審、專家外審等層層審核,中間一共需要經歷3-5次的返修,才能最終被錄用。每一次審核、返修到修改完成都是需要人力來完成的,多少會有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干擾,整個周期下來是非常耗時的,按之前的周期來看大概6個月左右。
近年來,隨著核心期刊的審核越來越嚴格,“統計源核心期刊目錄”每一年評審一次,評審過后對于不符合核心期刊標準的期刊就踢出目錄。因此,很多雜志社會非常注重每期收錄文章的質量。對期刊文章質量把控嚴格了,返修次數多了,耗時自然就長了,按現在的情況來看,審稿周期大概在6-8個月左右。
第二,排隊發表的論文多
有人經常會很天真地問:不是月刊嗎?只要我交了錢,應該是當月都能發表見刊的啊!就像供給制年代買東西一樣,你拿上糧票、布票還不一定能買到你想買的東西,因為:供給有限!前邊跟你一樣拿著錢排隊等候的人太多了。
全國幾百萬醫護,90%都是有職稱晉升需求的,為了爭取那屈指可數的晉升名額,很多醫生都是費盡心思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關注點自然會放到核心期刊上,全國少說也有近百萬人是“剛需”、“急需”。而核心期刊數量有限,在龐大的醫護基數面前難免有點“僧多粥少”的感覺。
排隊發表論文的醫護太多,想要發表快,你就得早點排隊!
第三,????很多雜志社對稿件錄用到出刊有時間限制
一些雜志社有自己的隱形要求,比如《國際護理學》規定論文錄用到出刊必須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這個標準不符合,論文也將不予錄用。這就意味著作者在發表核心期刊的時候,不僅要考慮一般情況下論文的錄用周期,還要考慮你要發表的期刊是否在時間節點上有一些特殊規定,要把這些因素都充分考慮上才能合理地安排時間。
第三,????數據庫上傳需要時間
論文被錄用就結束了嗎?并不是!還要上傳數據庫,這樣晉升時才是被認可的。論文上傳數據庫也是需要時間的,正常情況下需要2-3個月左右的時間。
▼
以上幾點表明:核心期刊發表慢是必然的。那么,作為作者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呢?作者能做的,就是提前發表!只有提前發表我們才能保證你的論文早一點呈現在雜志社編輯面前,編輯早一點反饋出你論文的問題,你就可以早一點進行修改、潤色以及創新性方面的提高。各個環節的時間節省下來,你才能保證比別人早拿到論文,早占領晉升名額,否則只有苦等的份了。不管是發表論文還是職稱晉升,就像過獨木橋一樣,都想過去,但木頭只有一根,所以搶占先機才是根本!
所以再次提醒大家: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一定要提前準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