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論文技能get,大學時期發表期刊不再難!
?01??EI
《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簡稱 EI )創刊于1884年,是美國工程信息公司 (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Inc ) 出版的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EI 每月出版 1 期,文摘 1.3 萬至 1.4 萬條;每期附有主題索引與作者索引;每年還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還增加了作者單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電子版(磁帶)及縮微膠片。EI 選用世界上工程技術類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15 個語種的 3500 余種期刊和 1000 余種會議錄、科技報告、標準、圖書等出版物。年報道文獻量 16 萬余條。收錄文獻幾乎涉及工程技術各個領域。例如:動力、電工、電子、自動控制、礦冶、金屬工藝、機械制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綜合性強、資料來源廣、地理覆蓋面廣、報道量大、報道質量高、權威性強等特點。
?02??SCI?
SCI 即“科學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 ISI )創建的,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SCI 創刊于1961年。經過40年的發展完善,已從開始時單一的印刷型發展成為功能強大的電子化、集成化、網絡化的大型多學科、綜合性檢索系統。?
SCI 從來源期刊數量劃分為 SCI 和 SCI-E 。SCI 指來源刊為 3500 多種的 SCI 印刷版和 SCI 光盤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簡稱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 SCI 的擴展庫,收錄了 5600 多種來源期刊,可通過國際聯機或因特網進行檢索。SCI 涵蓋學科超過 100 個,主要涉及農業、生物及環境科學;工程技術及應用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物理及化學;行為科學。
?03??SSCI
SSCI 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為 SCI 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1999年 SSCI 全文收錄 1809 種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內容覆蓋包括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 55 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選擇收錄?( Selectively Covered )期刊為 1300 多種。?
?04??CSSCI
科學引文索引是從文獻之間的引證關系上,揭示科學文獻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引文的統計與分析,可以從一個重要側面揭示學科研究與發展的基本走向,評價科學研究質量,為人文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與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由南京大學研制成功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CSSCI )?是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項目。2000年該項目完成了 CSSCI 引文數據庫的構建工作,相繼研制成功了CSSCI 數據庫網絡版和光盤版。經過數年的努力,現已開發的 CSSCI(1998—2004年)7 年數據并在國際互聯網上和國內電訊網上向社會各界提供多種形式的查詢服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該項成果填補了我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空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我國社會科學主要文獻信息統計查詢與評價的重要工具, CSSCI 提供多種信息查詢、檢索途徑,可以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提供國內社會科學研究前沿信息和學科發展的歷史軌跡;為社會科學管理者提供地區、機構、學科、學者等多種類型的統計分析數據,從而為制定科學研究發展規劃、科研政策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參考。目前南京大學 CSSCI 數據庫已向社會開展服務,服務項目有網上包庫(包庫機構在限定的 IP 地址范圍內的任何一臺計算機上、任意時間段使用 CSSCI 數據庫)、網上查詢(非包庫用戶通過網絡查詢CSSCI數據庫);委托查詢(用戶委托南京大學代為查詢 CSSCI 數據庫,出具查詢報告)、手機查詢(中國移動手機用戶通過發送手機短信形式查詢 CSSCI 數據庫),詳情可登錄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網站(?www.cssci.com.cn)查詢。
05??北大核心
北大核心是學術界對某類期刊的定義,一種期刊等級的劃分。它的對象是,中文學術期刊。是根據期刊影響因子等諸多因素所劃分的期刊。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聯合眾多學術界權威專家鑒定,國內幾所大學的圖書館根據期刊的引文率、轉載率、文摘率等指標確定的。確認核心期刊的標準也是由某些大學圖書館制定的,而且各學校圖書館的評比、錄入標準也不盡相同,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較權威的一種。是除南大核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以外學術影響力最權威的一種。
?06??南大核心
南大核心是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組織評定的,兩年一評。通過對全國所有符合兩月以下出版及非一刊號多版的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學術性期刊,進行他引影響因子分析,指某刊在統計當年被 CSSCI 來源期刊文獻引用該刊前 2 年所登載的文章的篇次(不含該刊自引)與前 2 年該刊載文量之比;總被引頻次指某刊被統計當年被 CSSCI 來源期刊文獻所引用該刊創刊以來登載的文章的總篇次(含該刊自引)。結果最靠前的的刊物,就是南大核心來源期刊。
目前南大核心來源期刊,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國內最權威的一種,入選難度高于北大核心。
?07??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簡稱 CSCD )。創建于1989年,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農林科學、醫藥衛生、工程技術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優秀期刊千余種。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內容豐富、結構科學、數據準確。系統除具備一般的檢索功能外,還提供新型的索引關系——引文索引,使用該功能,用戶可迅速從數百萬條引文中查詢到某篇科技文獻被引用的詳細情況,還可以從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獻或著者姓名入手,檢索到一批近期發表的相關文獻,對交叉學科和新學科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還提供了數據鏈接機制,支持用戶獲取全文。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具有建庫歷史最為悠久、專業性強、數據準確規范、檢索方式多樣、完整、方便等特點,自提供使用以來,深受用戶好評,被譽為“中國的SCI ”。
?08??統計源期刊
“統計源期刊”全稱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亦稱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統計源期刊目錄每年都會出現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ISTIC )是受國家科技部委托,從1987年開始對我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數量和被引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利用統計數據建立了“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和廣泛好評。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是 CSTPCD 的數據來源。通過中國科技期刊綜合指標評價體系對期刊學術質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對收錄期刊的范圍進行調整。
本科時期如果能夠發布論文,對自己以后的升學就業和出國都有非常大的幫助,不夸張地說,考研保研戰斗力直接提升50%!
本次課程共計?10 個課時, 20 個學時。以直播的形式,手把手教你如何撰寫論文,以及如何提高論文發表期刊的成功率!本次課程適用于大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科技競賽、挑戰杯的科技論文競賽、大學生本科生的學士畢業論文和發表學術論文。
◆?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的技巧
發表一系列讓人印象深刻的學術論文,能夠將一個年輕的科學家推動到學術研究的下一個階段,反之,文章發表記錄的貧乏會使科學家的事業脫離軌道。發表論文是科學家公開他們工作的主要方式,他們的成就最終也是通過這些論文來評判的。
如何寫出好的論文呢?最基本的要素當然是研究本身要出色。在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實驗室里,與你能找到的最好的科學家一起工作。如果你周圍是這樣的環境,你將能夠在你的訓練期間最大限度地學習到如何做好出色的科學工作。然后確保你研究的問題在這個領域中是重要的而且是別人感興趣的。作為《科學》雜志的編輯,我發現最成功的論文是那些展現創新研究的文章。但是,最好的論文也要以一種清晰并且有邏輯的方式將他們的故事呈現出來。論文背后的思路很清晰,寫作也就清晰明了。要寫出具備上述所有的要素的研究論文需要有一點戰略思維、練習實踐以及技巧。
◎ 選擇一個能發表好文章的環境
當你給自己的學位論文或者博士后研究選擇實驗室的時候,你應該考慮的一個標志是這個實驗室發表文章的記錄。尋找那些持續發表好文章的實驗室,因為這表示這個實驗室運行良好,并且該實驗室負責人將科研項目管理得很成功。不同的實驗室成員都應該有第一作者的文章,因為這表示項目及榮譽是分配給每個人的。確保那些論文在你想要出版的期刊上,然后閱讀這些論文找出實驗室科學家們的寫作技巧。論文的寫作思路清晰嗎?它們是否能說服你相信做這些實驗是很重要的?你能夠很容易的得出重要結論嗎?
學習寫出一流論文的最好方法是盡可能多的練習。在決定進哪個實驗室之前,在調查實驗設備并尋找團隊中的成員的時候,也務必要詢問寫作過程。請博士后或研究生寫第一稿嗎?他們從實驗室負責人或者其他同事那獲得了有價值的信息嗎?或者只是實驗室負責人寫論文,然后展示給大學生或博士后,這樣的話對他們是不是就沒那么有幫助了呢?
◎?用圖表的形式思考
一旦你在新的實驗室工作,快速的得出實驗數據,就需要判斷什么時候有足夠的數據可以開始寫論文了。寫的太早了可能會浪費時間,等的太久會冒著被別人搶先的風險。當獲得的數據足夠寫一篇完整并有意義的論文的時候停下實驗開始寫作。關鍵是在你做實驗的同時要把論文一直記在腦海里,思考能夠放入論文中的圖表以及它們包含的信息。僅僅依據你做出的結果基礎上,讀者必須得出跟你相同的結論,因此問問你自己,在理解了你的圖表表達的結果之后,讀者是否能夠被引導到正確的結論?還缺什么有說服力的實驗嗎?還有沒有其他可供選擇的解釋呢?如果有,你需要收集什么數據來剔除其他的可能性呢?在進行一項新的實驗之前都要問問你自己,它對論文的邏輯性有怎樣的幫助。
當你沉浸在工作的細節中時,你可能難以保持客觀的心態并且發現其中的漏洞,可以向同事測試你的論證,例如通過使用你做好的圖表做一場演講,然后詢問他們你講的是否合乎邏輯及能否使人信服。
◎?選擇一個合適的期刊
將你的論文投在最合適的期刊上能夠節省很多精力并能更早的向世界展示你的研究結果。所謂的頂級期刊看重的是創新的、令人意外的發現,而其他的期刊可能對仔細、全面地分析重要的過程(例如,生物)更感興趣。調查各種各樣的期刊,看看你的文章最適合哪個。向同事以及這個領域中有作者、審稿人或者雜志編輯經驗的人詢問建議。把論文投到一個頂級期刊還是很誘人的,即使你的研究結果并不具有很高的創新性或能引起廣泛的興趣。但是如果你先把它發給一個合適的期刊而不是等待被頂級期刊拒絕,你可以節省時間并且減少因此而帶來的不必要的困擾。
◎?提交一篇高質量的論文
在你的讀者(包括編輯和審稿人)的眼中,論文的質量直接反映出它背后的科學研究的質量。粗心的寫作方法能破壞最細致的實驗。因此在論文中要避免疏忽,特別是數據上的錯誤。檢查并復查使所有的信息是一致的,圖片和圖表所表達的要和你寫的它們表達的意思一樣。此外,圖表是傳達你的內容的最好方法,所以要讓它們容易被理解。每個圖表上應該標一個或幾個相關點,它們能使整篇論文的所有重點容易被理解。把盡可能多的關于數據信息和實驗情況的信息直接放在圖表上。附圖說明很重要,但最好是盡量讓讀者更少的來回參考。
不要忽略了格式。至關重要的是,論文的邏輯需要明確清晰,并且不包含拼寫或語法錯誤。把你的論文給你最愛挑剔的朋友和同事看,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同時,還要確保所有的作者都看到并已經批準提交論文。
◎?幫助確保評審過程順利進行
期刊可能是由專業編輯人員(例如《科學》,每年收到大約12000投稿),或者擔任過一定時期編輯工作的專業學者管理的,這兩種類型的編輯將論文發送給同行評審——工作于評估你論文的準確性、邏輯性和科學價值的科學家。一些期刊有初期篩選步驟(例如《科學》),在這步中不太可能通過審核過程的論文就會被拒絕。《科學》的編輯通過董事會審核編輯的建議做出初期篩選的決策,董事會審核編輯是由 100 多位科學工作者組成的團隊。
通常這些編輯會利用大量的期刊的數據庫以及在這個領域的知識儲備從具有專業領域里知識水平的人選中選出更適合的審稿人。編輯很快就發現一個事實,一些科學家比其他人更適合當審稿人——他們更挑剔,更周密。審核過程在任何地方進行,時間可以從幾天到幾周。審查之后,編輯把所有收到的反饋信息作為參考,來決定發表的論文。和評審的知識水平及他們做出評價的背景一樣,期刊編輯的目標(有時期刊決定對某些領域感興趣或減少興趣)也是一個決定因素。
你可以通過提供一封說明信幫助評審過程順利進行,說明信要以明了的語言、簡單的方式寫出論文的整體邏輯使他們明白論文的重要性及主要內容。如果編輯和評審還有其他要列入考慮的特殊要求,包括說明信里的這些內容,還可能有你自己的可用性信息、其他期刊上正在審核的相關著作(你的實驗室或別的實驗室的)、或者是致力于同樣問題的其他科學家的名字,所以在審查你的論文的時候可能會有利益沖突。你的列表要簡短,否則編輯就不得不忽略它或者不能獲得有意義的信息。如果有必要的話,找幾個審核被拒絕的人,詢問一下被拒絕原因。
所有不包含在論文主體部分的相關數據必須讓審稿人可以清楚地看到,可以做一個附錄或者通過一個公開可用的數據庫展現給他們。
◎?積極的并有建設性的回應評審的問題
好消息:你的論文要在期刊上發表了!但是,只有極少數情況下評審會不經過校正就接受你的論文。新實驗(通常是那些可以在幾周內完成的實驗)通常會在他們要求校正的范圍里。《科學》的編輯經常會給作者大量的關于如何校正論文的建議。
要記住,編輯和審稿人對你的論文是感興趣的,他們想看到它的改進和發表。如果你把評審提供的建議設想為有建設性的批評,那么你的論文被接受的幾率就會增加。做所有可能的嘗試來順從他們的要求,包括進行多余的實驗,即使你認為它們是不必要的。當然,有時候審稿人的要求是有誤導性的或者依據了有誤的推論,在這些情況下,特別是如果你已經同意處理其余的評審的評論的時候,編輯可能愿意考慮一個合理的措辭,說那個要求不需要被滿足就可以接受你的論文。
當你把修正好的論文寄回給期刊的時候,你要詳細的、逐點的解釋你是如何處理每一個審稿人的評論的。記住,編輯可能會把你的回復寄給評審,所以如果你拒絕處理某個評論,要仔細地寫出你的依據,并且不能有所冒犯。要尊敬的對待審稿人的評論和動機。對審稿人進行人身攻擊或者對評論進行品評不是好主意。同樣,對編輯要禮貌,如果編輯心情愉快的話,他會是最愿意和你一起工作的人。
◎?如何處理被拒絕
盡管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還是收到了你選擇的期刊寄回的拒絕信,這并不意味著你的論文就是不好的。在《科學》期刊,我們需要拒絕 90% 以上的寄來的論文。
被拒是令人沮喪的,但往往明智的是至少在 24 小時之內想出自己的下一步。向編輯發一封有憤怒情感的郵件說明期刊的篩選過程為什么不公平又有偏見可不是個好主意。如果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后,你認為有誤解或有錯誤,一些期刊會允許申請復議,通常需要以一封清晰的信或者短消息的形式來解釋你的觀點,有些編輯可能愿意電話交流。
在大多數情況下,最好的并且最有效的辦法是迅速重新評估你選擇的期刊,修正在審查過程中可能會被指出的任何弱點,給你第二次選擇的期刊重定論文格式,然后把它發送出去。大約 70% 被《科學》拒絕的論文最終被發表在別的地方。即使提交的論文最終被拒絕,這也是磨練你的寫作和編輯技能的一個機會。
編輯:極值學院